李延青教授:炎症性肠病高凝状态与干预策略

来源:  作者:李延青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的消化道炎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近年来,我国IBD的发病率逐渐增高。除了对消化道的影响, IBD患者的循环系统也处于高凝状态,发生静脉血栓的风险高于正常人群,加强对凝血状态的监测以及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治疗变得越来越重要。
 
IBD高凝状态的流行病学
 
Wallaert等对因IBD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了大规模调查,发现其中1.4%的CD患者和3.3%的UC患者有静脉血栓形成;两项来自欧洲的基于人群的研究报道了IBD患者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每年分别为1.03/1000例患者和1.80/1000例患者,高于既往正常人中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一项纳入大规模基于人群的回顾性研究的meta分析显示,与健康人群相比,IBD患者发生静脉血栓的相对危险度是2.85。
 
IBD高凝状态的发生机制
 
肠道的炎症反应与机体的凝血状态相互影响,炎症反应可以激活凝血级联反应,而凝血状态又会调节炎性信号通路。IBD的高凝状态主要与纤溶系统的抑制,血小板数量异常和过度激活,凝血系统的激活以及血管内皮障碍等有关,这些因素共同引起了机体的高凝状态,进而增加患者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
 
IBD高凝状态的危险因素
 
IBD高凝状态的危险因素可以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两部分。先天性因素主要与基因的多态性有关,目前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探索。获得性因素主要包括疾病的严重程度,患者是否处于住院状态以及IBD相关药物的影响等。
 
IBD的疾病严重程度和是否处于住院状态是影响IBD高凝状态的危险因素。一项大型病例对照研究的结果显示,IBD患者活动期发生血栓的风险是对照组的8.4倍,处于缓解期时则仅有2.1倍;住院的IBD患者发生血栓的风险也高于门诊患者(每年25.2 vs 1.8/1000例患者)。
 
糖皮质激素和生物制剂是治疗IBD最常用的药物。系统性激素治疗增加IBD患者体内凝血因子活性,增加静脉血栓发生风险,血栓发生风险与激素剂量和应用时间有关。应用生物制剂发生血栓的风险明显低于应用激素的患者。
 
IBD高凝状态的干预策略
 
2014年,加拿大胃肠病学会(CAG)在美国胸内科医师协会(ACCP)制定的有关静脉血栓预防和治疗指南(2012年)的基础上制定了有关预防和治疗IBD患者静脉血栓发生的指南,根据患者是否存在相关高危因素给予了分层预防和治疗建议。
 
指南建议对于不伴有严重出血的IBD患者采取低分子肝素等抗凝治疗预防静脉血栓发生,对于伴有严重出血的患者可先采取机械性预防措施,待出血停止或减轻后改用肝素等进行预防。对于已发生静脉血栓的IBD患者,建议参照正常人群的静脉血栓治疗策略,根据患者是否存在相关危险因素来决定抗凝治疗的终点。
 
小结:IBD患者的静脉血栓增加患者的住院率和病死率,还容易反复发作,合理有效的预防和治疗静脉血栓是IBD患者管理中的重要一环。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中华消化网”的文字、图片和音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中华消化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华消化网”。本网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