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肠病诊治 新模式-多学科联合

来源: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作者: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陈旻湖
\

目前,多学科综合诊治已成为国外炎症性肠病(IBD)中心的管理模式和发展方向,建立IBD多学科综合诊治团队(MDT)有助于实现IBD患者最优的个体化治疗。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是国内最早成立IBD专病门诊的单位之一。本专题将结合中山一院IBD-MDT 建设的经验,针对国内IBD多学科诊治模式的现状进行探讨。
 
MDT 建立模式
 
国外 MDT 建立模式一般分为两类:一是“联邦制”模式,即将各种IBD诊治力量与手段集中于同一科室或同一中心的集中型结构。二是“邦联制”模式,即IBD诊治力量与手段归属于相应的不同学科,通过建立 MDT制度,成立 MDT 的分散型结构。结合我国的国情,我们认为“邦联制”模式较为可行,但必须有一个学科作为核心或发起学科。我院的IBD-MDT团队由消化内科发起并发挥核心作用,各相关学科有兴趣的专家加入并积极参与病例讨论、患者治疗、患者教育、学术会议及科学研究。做到资料共享,各取所需,既有合作又有分工。最终的结果是患者利益最大化,团队成员也在临床实践中互相学习,不断积累经验。
 
IBD-MDT构成和质控指标
 
根据国外的经验,推荐的IBDMDT理想构成为核心成员:消化内科、胃肠外科、放射科、病理科、IBD护士(含造口师)。营养科、精神心理科、社会工作者、儿科、风湿科、皮肤科、眼科、感染性疾病科。
 
目前,ECCO已制定IBD中心质控的核心指标,共56项涵盖IBD中心的架构、运行和诊治监控三方面。其中,IBD中心最基本的要求包括:(1)IBD患者管理的完整性;(2)突出IBD专业护士的重要性;(3)MDT团队的组建。
 
国外IBD中心经验
 
以英国伦敦的St Mark医院为例,IBD-MDT由15位消化内科医生、10名外科医生、5名IBD护士(包括造口护士、贮袋护士、营养护士、内镜护士)、药理师、放射科医生、儿科医生和临床研究协调员构成。每周IBD-MDT多学科会议包括疑难病例讨论会、生物制剂使用沟通会、癌变/不典型增生讨论会、患者精神心理沟通会、IBD中心运营沟通会。值得强调的是,IBD护士在患者教育、信息沟通、随访等多项工作的执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中华消化网”的文字、图片和音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中华消化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华消化网”。本网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