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农华教授: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来源: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作者:吕农华
我国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高,胃癌发病率高、人口基数大、抗生素耐药率高、卫生资源相对缺乏,针对国情,我们应该采取何种应对策略?
Hp感染应该治疗,获益远大于弊
首先,Hp感染与慢性胃炎的关系符合柯赫氏法则,根除Hp不仅可有效地消除胃黏膜炎症,还可以预防消化性溃疡及并发症、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和胃癌等;其次,Hp胃炎作为一种传染性疾病,根除Hp可有效地减少传染源。30余年的大量研究表明,根除Hp的获益远远大于负面效应。Hp感染可引起胃内微生态紊乱,且这种微生态的改变可增加胃癌的易感性。所以根除Hp是纠正微生态的紊乱还是引起紊乱,还值得深入研究。
规范有效的根除Hp,提高Hp根除率是当务之急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耐药率不断增加,我国第四次Hp处理共识推荐的含铋剂的四联方案得到了国际共识的认可,新近发表的多伦多共识和即将发表的Maastricht V共识都推荐了含铋剂的四联疗法。但令人遗憾的是,在我国Hp学组对全国100家医院消化科临床医师进行的问卷调查中,发现我国消化科医师铋剂四联方案应用率较低(33%),耐药率高的抗生素依然被广泛使用。因此,我们不要再去争论要不要治,而是应该重视如何规范有效地根除治疗。
根除Hp应该作为我国预防胃癌的国策
最新的Maastricht V共识和亚太胃癌防治共识均强化了根除Hp对胃癌的预防作用。推荐对胃癌高发区或胃癌高危人群进行“筛查与治疗”策略。国际癌症研究所抗击胃癌共识报告建议所有国家应当将胃癌纳入国家癌症控制计划中,国家应进行基于自然人群的Hp筛查及治疗项目的探索。
日本于2013年起开始实施消灭胃癌计划,推荐对12~20岁人群进行Hp筛查,实施该策略后,预期至2020年日本胃癌病死率可下降约40%。我国Hp感染率高(40%~60%),卫生资源相对落后。在我国人群中开展类似于日本的“主动搜寻” 筛查Hp感染目前时机尚不成熟,但在部分胃癌高发区进行是可行的;在我国的胃癌低发区治疗Hp感染应以“伺机筛查”和 “被动治疗”策略为主,即重视Hp检测,对已经检测Hp且检测结果阳性的人群进行规范的Hp根除治疗。
胃癌的发生主要与Hp感染、遗传因素和不良生活习惯等有关,遗传因素不能改变,但Hp可以根除,不良生活习惯和方式可以改变。因此,提高全民和医务工作者的认识,有效预防胃癌比早期发现胃癌更重要,应该将根除Hp作为我国预防胃癌的国策。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中华消化网”的文字、图片和音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中华消化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华消化网”。本网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中华消化网”的文字、图片和音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中华消化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华消化网”。本网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