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云生教授专访 | 消化病学分会入选中华医学会优秀专科分会
1、编著历史,传承辉煌,为中华医学会成立100周年献礼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1980年12月成立,历时35周年,发展到第10届委员会,为积极响应中华医学会成立100周年纪念,2014年中华消化病学分会成立了分会会史编辑委员会,杨云生任主编,韩英、刘亚君任执行主编,经过编委会组织撰稿、考证和多次修稿,2015年9月首次完成了中华消化病学分会的会史编辑和出版,成为中华消化病学分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为中华医学会成立100周年郑重献礼,颁发了首届“消化翘楚奖”和“消化鸿儒奖”。
2、与时俱进,结构创新,发展壮大
第九届委员会创立了中华消化病学院,大大加强了继续教育和基层巡讲。第十届委员会创建了五个常设委员会、十三个新的协助组,组织结构得到空前壮大,大大推动了分会发展和学术水平。
五个常设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组织委员会、共识指南委员会、国际委员会、网站工作委员会。
十三个新的协助组:在原有炎性肠病学组、胃肠激素学组、胃肠动力学组、胰腺学组、幽门螺杆菌学组、肝胆病协助组、消化肿瘤协作组、消化病理协作组、介入协作组基础上,顺应专业和青年人才发展需要,创建以下新的学术组织:老年消化协作组、儿童消化协作组、中西医结合消化协作组、胃肠微生态协作组、消化护理协作组、青年协作组、消化心身疾病协作组、生物样本库和转化医学协作组、食管疾病协作组、胃肠功能性疾病协作组、营养支持协作组、临床流行病协作组、整合消化医学协作组。
3、创建学术品牌,大力提升和主办行业最高水平和影响力学术会议
2010~2015年消化病学分会成功举办五次年会,世界胃肠病大会、多学科联合举办中国消化病学大会(CCDD)等相继举办,会议规模、学术影响力、会议质量逐年提升,成为我国消化领域最高学术影响力的学术会议,2014、2015年举办的中华消化病学年会分会场达20个,开创了新的局面,大大丰富和促进了学术内容和品牌,鼓舞了大家参会学习的积极性。
4、走向世界舞台,国际学术任职和影响显著提升
消化专科分会专家现在国际组织的任职
专家姓名 |
学会职务 |
参加的国际组织 |
任职 |
杨云生 |
主任委员 |
亚太消化病学(APAGE) |
常务理事 |
杨云生 |
主任委员 |
美国消化内镜学会国际委员会 |
委员 |
杨云生 |
主任委员 |
世界胃肠病组织(WGO)内镜委员会 |
委员
|
杨云生 |
主任委员 |
世界胃肠病组织(WGO)科学委员会 |
委员
|
樊代明 |
亚太地区消化病学会(APAGE) |
副主席 |
|
樊代明 |
美国医学科学院 |
院士 |
|
樊代明 |
世界消化学会常务理事兼科学计划委员会 |
主席 |
|
陈旻湖 |
侯任主任委员 |
世界胃肠病组织(WGO)指南委员会 |
委员 |
陈旻湖 |
侯任主任委员 |
世界胃肠病组织(WGO)出版委员会 |
委员 |
陈旻湖 |
侯任主任委员 |
亚洲功能性胃肠病与神经胃肠病协会 |
常务理事 |
吴开春 |
副主任委员 |
亚太地区消化病学会(APAGE) |
常务理事 |
吴开春 |
副主任委员 |
世界胃肠病组织(WGO) |
常务理事 |
吴开春 |
副主任委员 |
世界胃肠病组织(WGO)临床研究委员会 |
主席 |
刘玉兰 |
常务委员(秘书长) |
WHO ICD11疾病分类 |
专家组成员 |
钱家鸣 |
常务委员 |
亚洲结肠炎和克罗恩联盟(AOCC) |
常务理事 |
侯晓华 |
顾问 |
亚洲神经胃肠病和动力学协会 |
常务理事 |
侯晓华 |
顾问 |
国际胃肠电生理学会 |
委员 |
白文元 |
常务委员 |
Asian Barrett’s Esophagus Consortium |
委员 |
王兴鹏 |
常务委员 |
亚太地区胰腺病学会 |
委员 |
王兴鹏 |
常务委员 |
美国胰腺病学会 |
委员 |
5、建立国际实质性合作
2014年9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委杨云生与美国胃肠病学会(AGA)John Allen在北京签署合作备忘录。互相认可对方是两国消化医学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学术机构和合作伙伴;合作包括学术会议、科研和人才教育培训等。
2015年3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受英国消化病学会(BSG)邀请,在英国伦敦皇家医师学院召开中英消化学会联席会议,大会由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主任委员杨云生教授、英方消化学会Ian Forgacs教授共同主持。
2015年5月,在美国举行的消化疾病周(DDW)会议上(1.5万人参会),遵照合作协议,美国胃肠病学会AGA和消化内镜学会ASGE,邀请消化病学分会分别于AGA、ASGE等联合举办中美专题会场研讨会,首次设立中文会场,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大大提高了中国和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2015年9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杨云生主委与英国消化学会在天津签署了中英消化学会合作备忘录,也是英国消化学会首次与其他国家签署合作协议。
6、行业引领,建立多项指南和临床路径
消化病学分会先后制定或编写指南/共识意见多部,包括《慢性胃炎诊治指南》、《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共识意见》、《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炎症性肠病诊治共识意见》等。
第十届消化分会设立了共识指南委员会,建立了工作章程、职责、工作流程等(初稿),有计划、按程序进行本专业的共识和指南的制定和修订等工作。
近两年来,消化病学分会参加国家公务员局和中华医学会组织的《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和《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修改与制定,陈竺会长带领的大病临床路径消化病部分的修订编写工作,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及中华医学会组织起草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负面清单消化病部分的制定,国家卫计委委托中华医学会制定《规范/指南(修)订管理原则》的讨论与修订等,积极完成多项国家卫生事业建设的相关工作。
7、积极开展基层技术推广、继续教育和义诊
成立中华消化病学院(CCG)和消化病学分会网站,积极推动集成继续医学教育,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组织、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服务基层医疗。
中华消化病学院在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领导下开展全国消化病继续教育工作,为我国消化病学医师提供临床诊治培训、具体操作指导、知识更新等。樊代明院士、杨云生教授先后担任院长。
2010~2013年,CCG组织专家巡讲团先后奔赴全国各省,共50个二线城市,包括宝鸡、泉州、宁波、烟台、深圳、南通、阳泉、大连、北海、牡丹江、泰安、宁夏、宜昌、万州、宜春等,60余场巡讲,对基层消化医生授课新进展及共识意见的宣传普及,1.4万人次基层消化医生参会。2014~2015年CCG更新消化病学元巡讲课程,先后在西宁、昆明、石家庄、长春、武汉、江西赣州、株洲、广州、厦门、天津等地举办巡讲,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全国的消化病学继续教育。
2014年3月成立网站工作委员会,并由消化界(微信号:zhgxhj)负责《中华消化网》网站建设与更新,提供免费的继续教育学习平台,至2015年12月中华消化网累计阅读次数213万余次,年均阅读人数约150万人次,平均每天5473次阅读,显著提高了中华医学会及消化分会在业内推动医学普及工作的成效和地位,为广大同道专业交流和继续教育的重要平台。
组织和参加医学专家走基层大型公益活动
2013年、2014年,消化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樊代明院士等消化专家在甘肃省酒泉、玉门、敦煌、金昌市等地医院,组织参加讲课、查房、门诊等义诊活动。
2015年樊代明院士、消化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杨云生等10余名消化专家参加张掖市人民医院、甘肃区人民医院等公益活动,给基层医生讲课,门诊、病房查房会诊、内镜手术等义诊活动。
杨云生教授张掖义诊
2015年10月25日消化病分会主委杨云生教授参加大型系列公益活动——健康中原行,报告:话说消化与健康,听众1000余人。
杨云生教授在讲课
最后,杨云生教授说:“消化病学分会三十五载,从新芽吐绿到枝繁叶茂,为中国消化事业的发展和人民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们第十届委员会秉承“传承历史,珍惜当今,开拓未来”的宗旨,和全国同道一起继续努力,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事业贡献新的力量。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中华消化网”的文字、图片和音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中华消化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华消化网”。本网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